2022年拟出台政策法规保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12月31日,公共文化工作总结部署会议。会上首度表彰了广州市“最美图书馆员”“最美群文工作者”“最美文旅志愿者”,并为16个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场馆“花城市民文化空间”授牌。

1240万人次走进图书馆 黄埔花都外借文献各破200万册

会议透露,2021年,全市共建成通借通还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663个(较2020年新增97个),其中面向全民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313个(同比新增19个),达到每5.9万人一座图书馆,镇街图书馆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文化馆(站)215个(新增16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67个,市、区、镇(街道)及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全面覆盖;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服务网点)29个,其中市属直管点11个,逐步形成立体化的咨询服务网络;11条村建成旅游标识标牌。

公共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达到1240万人次,同比增长25.76%;累计注册读者455.89万人,注册率接近25%;外借文献约3270万册次,已超过2019年数据;举办读者活动约16297场,增长36.53%;参加活动读者(含线上线下)约1968万人次,其中线上1610万人次,实现大幅度增长;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约15075万篇(册),较2019年增长约30%。

一批文化工作者获表彰

全市文化馆(站)开展各类群文活动11979场次,线上线下受惠市民群众2222.6万人次,基本接近2019年人数。2021年,全市共获各级表彰、奖励、荣誉374项,其中国家级40项、省级75项。广州图书馆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文献流通部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市文化馆组织参加省群众艺术花会连续三年、省群文创作评比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黄埔区图书馆入选全国第九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

据介绍,在省文旅厅发布的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价中第一位。广州全民阅读指数更是连续第四年居全省首位。

广电旅游局首次组织评选了一批公共文化战线的先进典型。将文化工作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东山建设的越秀区东山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安国,广州市街舞志愿者领头人、创编中国首部街舞梦剧场《我们的生活》的海珠区文化馆街舞分馆馆长郑峰,致力文化助残的广州爱心读书团创办者汪翊等扎根基层的文化工作者获得了这份难得的荣誉。

2022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速”转“高质”

2021年,旅游局推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资助项目,对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文化服务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天河湿地文化角、灰塑展示中心等首批16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获颁“花城市民文化空间”。

资讯焦点